发表时间: 2024-01-12 09:04:50
作者: 徐庆
来源: 迈奇咨询原创
浏览:
我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资产是学历,没背景没人脉没资源家里没矿,全都是小问题,你们如何看待这种想法?
感觉一个人最大的底气是源于文凭和证书,掌握高考知识、考上名牌大学、拿到毕业证书、考取高含金量的资格证书,比什么都重要,至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、搞不定客户、搅黄了项目、工资跟不上房价、超前消费负债累累、行业内卷朝不保夕、人到中年仍是一颗螺丝钉、公司裁员下岗失业,这些统统都不是事,只要怀里揣着一个名牌大学文凭,或一张高含金量的从业资格证书,人生就有无限希望、无限可能,会非常的充实、非常的自信,然而实际情况好像不是这样的,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?
答:一个人如果没背景、没人脉、没资源、家里没矿,如果能有一张学历,确实很宝贵,Ta或许可以通过学历改变命运;假如Ta不幸不能取得一张学历,也仍然可能通过其他渠道改变命运,比如网红李子柒。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,其实就是告诉我们,学历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得大,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而已。
你希望学历可以包办一切,就像西方神话里的“金手指”一样可以点石成金,但是你自己看到的又推翻了你的想象,就像你在问题里提到的,即使有学历,仍然会有很多事情翻车:找不到合适的工作、搞不定客户、搅黄了项目、工资跟不上房价、超前消费负债累累、行业内卷朝不保夕、人到中年仍是一颗螺丝钉、公司裁员下岗失业……
你看到的都没错,学历确实很重要,但是学历不可能包办一切。我们之所以夸大学历的作用,是因为我们从隋朝开始到清末结束,科举制度延续1300多年,所以养成了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传统,但是只有读书人通过科举垄断大部分社会资源的时代早已结束了。用一个过时的理念理解现代社会,感觉失落其实很自然。
我们现在所以追捧学历,是因为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职场成功能力,只能想当然地靠学历证书来评判,不幸的是这个判断标准早已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所否定。《哈佛商业评论》曾发表过一项针对360,000名员工的调研结果。这项调研的目标是评估传统招聘方式的有效性。调研发现,男女员工的绩效没有差别,员工的年龄也与绩效无关;种类背景与工作业绩也没有关联。“关键的影响因素不是经验、学历或其它因素,成功取决于职位与人的匹配。” 所以,评价一个人是否胜任某岗位,不是看学历,而是要他的个人素质是否和该岗位的能力素质的要求相匹配。不同的职位,所需要的能力素质模型是不一样的。有的岗位高学历是基本要求,比如医生职业,硕士甚至博士学历都是必须的,但对于一个快消品的销售人员,学历就不是硬性标准,可能高中学历就足以胜任,关键是在岗的员工是否具备销售素质。脱离了具体岗位的要求,泛泛地要求所有岗位都是高学历,不仅不现实,也是对高学历人才的巨大浪费。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请参考我的文章“职业生涯规划与能力素质模型”
希望有一天,整个社会都能理解:评价人才的标准不是靠高学历,而是要和具体岗位的素质要求相匹配,到那时候,人们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卷学历,国家发展就有可能走向健康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