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文库

从外企到民企

发表时间: 2022-10-31 21:00:00

作者: 徐庆

来源: 迈奇咨询原创

浏览:

完美企业不存在--中国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,给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巨大成长空间;也因其管理不规范让空降的外企经理人头痛不已。如何在民企和之间取舍,需要智慧的考量。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

案例基本情况: 

沈军,男,32岁,工商管理学士,就任某民营小家电公司生产副总半年,全面负责整个工厂的生产、质量、计划物控、人事行政、仓库和出货、产品设计等部门的管理,下属150余人。公司订单因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出现问题,他开始考虑个人去留。此前,沈军一直在业界管理良好的合资或外资公司工作,得到了良好训练和培养。这是他第一次在民营企业的尝试。尽管公司所有者兼总经理非常器重,给他授权比较充分,他仍感民企管理不规范,任人唯亲,加之公司规模小,财务状况时时堪忧,也给他造成很大压力。回到外资公司,还是继续在民企打拼,是他最近思考的问题。 

在讨论中咨询师发现,大学毕业后外资公司经历,为沈军在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,他也在流程改善/效率提升技术方面得到了良好训练,并形成了个人管理思路。最近半年民企生产副总的经历,更让沈军在生产高层管理岗位上得到进一步历练,开始了解外资公司和民营公司的管理差异。沈军的职业目标一直很清晰:在生产管理领域不断进取,做一个有素养、有能力、有追求的职业经理人。方向既定,他只是需要在外资或民企之间做出选择。 

接下来我们继续探讨外资和民企的优劣:如果在外资企业,沈军驾轻就熟,可以很轻松胜任,但其英语口语能力内短期不太可能有突破,个人也没有强烈意愿在语言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。如果继续在外企发展,他只能在对语言能力要求不高的外企里做一个中层经理,简单延续过去,这是沈军不想看到的。而民企得益于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发展迅速,对高级经理人的要求如饥似渴,看起来似乎有太多机会;但由于起点相对较低,管理不规范,任人唯亲,自己真正发挥的机会到底有多少呢?过去的半年经历让他头痛不已。 

比较起来,似乎没有完美的选择。最终,沈军还是决定继续在民企发展自己的事业,不过吸取前次教训,他要选择规模相对大的企业,哪怕职位相对较低,只要稳定,有长期发展空间就好。他对理想工作的要求是:(1)公司所有者有现代经营管理思路(2)对职业经理人有足够支持。这样,他才有发挥的空间。 

 后来,沈军接受了一家在国内较有名气的小家电公司邀请,担任生产总监助理。他说,新公司的管理者很有战略眼光,希望变革公司管理模式,而且公司规模大,发挥空间多。自己未来发展还是可以预期的。 


 案例评论: 

 受过外企良好管理和培训的职场经理人,一直是民企非常欢迎的对象。民企得近水楼台之便,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成长,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受限于人才匮乏之痛,尤其是管理人才的缺乏。他们急于找到优秀经理人来加盟,但是由于民企和外企的天生差异,很多外企经理人常常在短期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不得不离开。其间矛盾的产生,固然有企业的责任,但也和外企经理人水土不服有关。 

考虑到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,对大部分经理人来讲,和民企共生共长可能还是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选择。毕竟,外资企业天花板和语言文化障碍,都是大部分经理人必须面对的现实。如果能够充分认识职场形势,调整个人期望,对所选择的企业文化进行更多了解,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平台还是可能的。了解自己,了解企业,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发展自己。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选择在我们自己。 

 有关职场人士职业转换的更详细内容,请点击:职业规划咨询,让职业转换不再忧

0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
鄂ICP备11011478号